逆旅

我的“马里兰”

  今天我们基教所承办一个规模浩大的国际学术会议,来了不少学界名流,伦敦大学的,牛津大学的,东京大学的,还有一个马里兰大学的。

  我原本很想申请马里兰大学。我妈妈问:你连×××大学都不想去,为什么还想申请马里兰呢?我们都没怎么听说过这个学校呀。

  是的,我也有点疑惑。马里兰,马里兰,这个名字总让我觉得亲切,让我充满好感。但是为什么呢?我根本不了解这个学校,也想不起这个学校的教育学院有什么令我仰慕的人物,但为什么,当我在U.S.News的排名上,看到这个学校,我会有亲切的感觉呢?

  昨天上法语课,学一首1555年的十四行诗,在回答老师提出的某个问题时,我终于记起,为什么我的记忆中,一直有一个“马里兰”。

  放学回到宿舍,我就立即翻开这本书:《西方现代思想史》。果真果真,它的勒口处写了这一段作者简介:

  罗兰·斯特龙伯格(1916-2004),美国历史学家,先后在马里兰大学、南伊利诺大学和威斯康星-密尔沃基大学任教。著有……

  应该就是这样,这个“马里兰”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

  我无法估量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有多大,尽管现在看来,它称不上是一本经典的思想史,甚至或许都称不上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思想史学术著作。但是,在大学二年级,在那个思维无所顾忌,而时间又相对充裕的时期,这样一本史诗小说般的著作,向我完全敞开了一个精彩缤纷的世界,我惊讶地发现,里面的一切都是那么妙趣横生,那么令人向往。能比得上这种狂喜的感触,自那之后,迄今也很少再有。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我开始根据这本书的叙述,按图索骥地寻找有趣的哲学书籍,疯狂地阅读,由此(夸张一点来说)走进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而(更夸张一点来说)以它为起点的人生现在还在延续着。

  当然,这本书也让我尝尽了甜头。无论是在考研初试,复试,课堂讨论,学术报告,论文写作,乃至法语课上的问答,我都深刻地体会到,在脑子里装上这么一段西方现代思想史,是多么多么重要。

  就是这样,作为个人成长史上的一个隐喻,“马里兰”让我受惠无穷。如果(如果够格)给任何一个对人类的智慧产生兴趣的人推荐入门书目,无论他/她是想做学术,还是仅仅想聊作消遣,我都会极其隆重(直至不惜以一种由于自私的炫耀而让人生疑甚至生厌的态度)地推荐它:我的“马里兰”。

«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

One ResponseLeave one →

  1. 哀。
    你始终还是要出去啊。

Leave a Reply

Free Web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