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旅

学术著作翻译的若干心得

  今天效率不错,静坐七个多小时,译完了整整一章,中文近10400字,折合英文估计得到一万三四。如果都按今天这个机械速度苦干,我这本书估计早在今年年初就应收工了……

  经总结发现,对于全书(尤其是学术著作)翻译这种累人的活计,确有一些章法可循:

1.  尽量减少停顿,最妙的速度(初稿)就是一天一章一万字。因为当我们做翻译的时候,有一些专业术语、固定用法甚至作者习惯的句式结构都会存在我们的“内存”里(cookies也很贴切),一旦停顿时间过长,那些本可随时调用的中文则被“洗”掉,又要字字句句地重来了。

2.  一定要掐表限时。我原本翻译一页要一个小时(惭愧惭愧),后来限时30分钟,居然也能译完;再限20分钟,也勉强能完工。这充分证明,当存在外部时限压力时,我们会高度集中注意力,从而高效作业——速度提升,质量亦不减。

3.  以段落为单位,进行阅读与翻译的转换。我曾经历过两个极端:其左,激越豪迈地阅读全文(通常是一小节,以节标题为界),然后大刀阔斧地动笔,结果前面的内容基本上已经忘了(亏我考过GRE);其右,哆哆嗦嗦地看完一句(以句号为界),然后小心翼翼地动笔,结果总要根据后文来修改前文。因此,通过一番摸索试探,我最终选择以段落为单位,既保有了阅读的有效性,又实现了翻译的连贯性。这又充分证明:持中路线才是最为理智的。

4.  其实已经不算心得了:译事最见原作功力。由于我翻译的这本书是由一群剑桥的研究人员写成,几乎每一章都更换了作者,所以他们写作水平之参差不齐是非常明显的(尽管都是母语写作)。有的英文洗练而生动,中英文对比几近无异;有的英文却如嚼烂了的口香糖,冗长而干瘪。经我观察,动词与介词运用精妙得当的文笔,是最为耐读(但并不必然易于翻译)的。

  暂时想到这些,待全书翻译完毕后(估计是四五天后),再细细总结。

« Previous post

3 ResponsesLeave one →

  1. 舴艋

     /  July 30, 2008

    你的经验很有益噢,收下了:)

  2. pingzi

     /  August 2, 2009

    你好,我也对翻译外文原版书很有兴趣,只是不清楚版权的问题,如何取得著作的翻译版权呢? 请教了。

  3. Sunn

     /  August 5, 2009

    一般来说,要先找一家国内的出版社,请他们出面与国外的出版社进行正式协商。或者,可以先联系原作者,请求他的帮助。祝顺利!

Leave a Reply

Free Web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