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旅

有关语言的随想三则

  涉外教育合作项目管理课。老师给我们展示他在云南乡村小学调研时的照片。其中有一张,是小学生们聚在教室前的空地上排队领饭,老师要我们根据影子猜测当时的时间。后来,宣布答案是:上午11点,因为他们每天只能吃两餐,而照片上正是当天的第一餐。正当我们都陷入沉默,似乎徒生悲情时,一位泰国留学生突然说:“噢,是早午餐。”此言一出,我顿时有一种变味的感觉。“早午餐(brunch)”一词所具有的某种程度上的随性与“小资”的感觉,与照片本身形成一种怪异的反差。语言所隐含的价值取向,力量往往是不可小视的。【可惜,我尚无余力深究这一问题。】

  法语口语课。Agnés大谈法国姓氏文化,并希望我们每人给自己起一个法语名字。她半郑重半调侃地说,以前有学生希望她来给自己取名,但她最惧怕这件事。她没有细说为何惧怕,只耸着肩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说:“这……很奇怪。”为什么奇怪呢?保罗·弗莱雷就说了:“没有一个字词不同时是一种实践。因此,说出一个真实的字词,意味的就是去改造这个世界。”命名(to name sth.)本质上是一种权力,当某人有足够的心智为自己取名,而这项行动被他人所替代时,权力即被侵犯了。因此,我一直非常理解一类人,他们长大后不满意父母为自己所取的名字,死活要改成自己喜欢的名字。而当一些人不理解他们,认为这是“虚荣”,认为“名字不过是一个符号”时,我觉得:不深究,改名的确有点多此一举;但倘若深究,他们一定是忽视了语言背后的权力。【但在生活中,做此类深究往往令常人生厌,因此我只不过能在网上发发谬论罢了。】

  还是法语口语课。还未开始上课,我左边两位同学在对话,我听不清她们说的是英语还是法语,反正不是中文。她们很认真,很严肃,很顺畅,一点儿也不觉尴尬或怪异,显然是经常做这种练习罢。我心想,她们一定是喜欢语言的,而语言在她们那里也一定是鲜活的。更重要的是我始终觉得,当两个人能够用非母语很正常地对话,而此对话的用意恰好在于实现某种理想时,他们在这一理想上应该是极为一致、没有隔阂与冲突的,这样真好。

« Previous post

6 ResponsesLeave one →

  1. 自己还无精力去学法语(英语还差的远),想学它也是出于自己的冲动
    既然是冲动,似乎就说不出什么确凿的理由
    只是遵从了内心的声音

  2. 恩~不过如果是别人主动放弃这种权利的话~比如说俺这种人~那么我就比较反感那些叽叽喳喳的让我维护自己权利的人~比如说我跟人聊天的时候碰到过这种情况~那人说中国政府不让言论自由,你应该如何如何去反对,这是你的权利,你不能放弃~我直接就跟他说,我真希望我有让你个屁眼闭嘴的权利,可惜我没有,然后转身闪人~
    还有~奶奶的~你侵犯了我不想填写个人信息的权利~太麻烦了~3个都得填啊…不过貌似我要在你地盘上唧唧歪歪的话应该被视为主动放弃了这个权利?算了,头大~帮我思考下这个问题?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从中所射的是一种这样那样的精神和思想。
    我的取名过程很戏剧化,深究?没想过,也许一切都自有点点理由吧。不过还是懂得了思考的价值。
    志同道合,的确令人羡慕,不过试着分享吧,一切会好起来的。

  4. 嗯。有空可以学学的。语言可以启发思维噢。

  5. 你有填假信息的权利啊,比如a@b.c……

    不过“貌似我要在你地盘上唧唧歪歪的话应该被视为主动放弃了这个权利”也很在理。哈哈哈。

  6. 嗯,应该深究下自己的名字,以后自我介绍也才显得特别一点嘛。

Leave a Reply

Free Web Hosting